敦煌,这座以莫高窟闻名世界的古城,如今在农业领域也迎来了“高光时刻”。近年来,敦煌市通过“良种筑基、良法赋能、良策助力”的创新模式,推动传统棉花产业焕发新生机。2024年,敦煌棉花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创近十年新高,其中机采棉占比高达86.3%,成为当地农业现代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良种筑基:优选“三好”棉种,增产又增收
敦煌市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国审棉K07-12、陇棉63号等一批宜机采新品种。这些品种不仅早熟、优质绒长,还具备高产特性(较传统品种增产率≥10%)。近三年来,这些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新增直接经济效益约2520万元,为敦煌棉花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前种棉花,品种老化、产量低,现在用上新品种,产量高了,品质也好了,收入自然增加了。”敦煌市莫高镇棉农张锦刚说。
良法赋能:推广“全程”机械,省力又高效
围绕“扩行、壮株、拓高”的机采棉“宽、早、优”栽培技术路线,从耕种到采收,全面推广机械化生产配套技术。目前,“干播湿出、精量播种、机械封土、无人机飞防、水肥一体化管理、机械采收”等关键技术已实现全覆盖。其中,干播湿出技术每亩节水180方以上,精量播种每亩节省种子4公斤以上,机械采收每亩节省人工成本600元以上,“宽、早、优”栽培技术每亩增产5%以上。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显著提升了棉花产量和品质。
“这些年采棉花全靠人工,费时费力还花钱,现在用上采棉机,效率高、成本低,真是省心又省力。”敦煌市转渠口镇棉农李大姐说。
良策助力:实施“精准”扶持,种棉有奔头
敦煌市以省级奖励资金为依托,先后实施了机采棉绿色生产基地建设、植棉区社会化服务等补贴项目6个,累计投入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379万元。这些政策有效激发了农户种植新品种、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近三年来,敦煌市累计推广机采棉综合配套农艺技术15万亩以上,新增直接经济效益约1.38亿元。同时,通过节水技术的推广,敦煌农业生产与生态用水的矛盾也得到了有效缓解。未来,敦煌将继续加大机采棉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推动棉花产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努力将敦煌建设成为西北地区现代农业的示范高地。
“敦煌不仅是文化的敦煌,也是农业的敦煌。我们将以机采棉为突破口,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敦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随着机采棉技术的全面推广,敦煌棉花产业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劲动力。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开始聚焦都市家庭生活,讲述平凡人的喜...
万宝龙携手冯唐开启“万物生长”巡展Montblanc万宝龙与品牌挚友冯唐携手开展其第...
一年两季的上海时装周是上海街头最热闹的时候。在新天地和外滩源附近,你能看到身着各式各...
百达翡丽展出2023年珍稀工艺时计系列百达翡丽于2023“钟表与奇迹”高级钟表展呈献...
SUSANFANG“AIR·TOPIA”在夜幕下如梦似幻的水雾中,SUSANFANG...
全新FREITAG上海门店诠释可持续理念FREITAG的新店铺即将于3月25日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