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港股市场走强,港股科技50ETF上涨1.13%,中概互联ETF(513220)上涨1.42%。成分股方面,阿里巴巴上涨2.32%,股价触及156港元,续创2021年末以来的新高。其他个股中,小米集团、网易涨超1%,腾讯控股、中芯国际、京东集团纷纷上涨。
消息面上,国产大模型在应用层面正呈现爆发式增长。9月1日,据国际市场调研机构沙利文发布的《中国GenAI市场洞察: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全景研究》,中国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呈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日均调用量较2024年底实现363%的增长,目前超10万亿Tokens。其中,阿里通义模型占比17.7%,位列第一,是中国企业选择最多的大模型。
资金面上,南向资金仍延续净流入态势。据iFind数据显示,上周南向资金净流入额608.21亿港元,大约为前一周330.6亿港元的两倍。
行情表现上,6月下旬以来,在CPO、芯片等板块带动下,A股走出了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而港股科技板块显著跑输A股TMT产业链。
以港股科技50ETF的标的指数为例,6月末-8月底,据iFind数据显示,港股科技指数仅上涨10.13%,同期创业板指上涨43.79%,科创50指数上涨40.03%,中证算力指数上涨80.17%。
进入9月以来,截至9月12日最新收盘,港股科技指数月内上涨6.36%,呈现出跑赢同期的A股市场的态势:创业板指上涨4.5%,中证算力指数上涨3.76%,而科创50指数下跌0.25%。
兴业证券认为,在宏观环境以及产业趋势双重叠加下,后续港股互联网相对A股TMT产业链仍具备较大补涨空间:第一,9月美国议息会议临近,新一轮降息周期启动,利好外部流动性敏感、此前受压制较多的港股互联网;第二,阿里最新一季云收入、资本开支均超市场预期,叠加自研AI芯片等产业进展,板块有望从“外卖内卷”叙事,回归AI叙事、科技成长叙事;第三,后续AI行情有望向中下游应用端扩散,具备最佳社交场景和生态的互联网平台作为应用落地率先受益的方向,扩散逻辑更加顺畅。
资料显示,港股科技50ETF追踪港股科技指数(931574.CSI),前十大成份股包含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汽车、中芯国际,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多个科技赛道。据iFind显示,其当前市盈率(PE-TTM)为23.87倍,处于近5年来27.69%的分位数,这意味着其当前估值水平仍低于5年来七成多的时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开始聚焦都市家庭生活,讲述平凡人的喜...
万宝龙携手冯唐开启“万物生长”巡展Montblanc万宝龙与品牌挚友冯唐携手开展其第...
一年两季的上海时装周是上海街头最热闹的时候。在新天地和外滩源附近,你能看到身着各式各...
百达翡丽展出2023年珍稀工艺时计系列百达翡丽于2023“钟表与奇迹”高级钟表展呈献...
SUSANFANG“AIR·TOPIA”在夜幕下如梦似幻的水雾中,SUSANFANG...
全新FREITAG上海门店诠释可持续理念FREITAG的新店铺即将于3月25日在上海...